RCAD_ASCO 2014各版本異動項目 (包括排除BUG或新增功能)

1.更新到2014.12.18.1 壓縮檔

1.改 讀ETABS2013時,遇非RC梁異常

改為只讀取RC梁

2.更新到2014.12.17.1 壓縮檔

1.改 RC梁/設計參數-全棟/3主筋:/梁主筋頂底筋最大層數[2,5],ex:2,2

3.更新到2014.12.15.1 壓縮檔

1.增 RC梁/設計參數-全棟/3主筋:/梁主筋頂底筋最大層數[2,5],ex:2,2

4.更新到2014.12.04.1 壓縮檔

1.增 RC梁/繪圖參數/1.排版參數/圖紙間距

5.更新到2014.12.02.2 安裝檔
更新到2014.12.02.2 壓縮檔
1.改 ETABS2013 讀檔時,[Frame Assignments - Summary]應有AxisAngle但沒時,視同=0

2.改 梁主筋應直通未直通

3.增 RC梁設計參數全棟/7扭力筋/縱向扭力筋放大係數,>=0, def=1

6.更新到2014.11.14.1 安裝檔
更新到2014.11.14.1 壓縮檔
1.改 ETABS2013 RC梁全棟計算,配筋方法=非韌性配筋

問題類別:讀檔問題

7.更新到2014.11.07.1 安裝檔
更新到2014.11.07.1 壓縮檔
1.改 梁雙線自動截齊(在開檔時指定)

8.更新到2014.11.06.1

1.改 讀檔格式

可讀取Miscrosoft access Jet格式(既有格式)

可讀取Miscrosoft access ACE格式(新增格式)

9.更新到2014.11.01.1

1.改 ETABS2013讀檔 層剪力

2.改 ETABS2013讀檔 柱轉角

10.更新到2014.10.31.1 安裝檔
更新到2014.10.31.1 壓縮檔

1.改 ETABS2013讀檔

11.更新到2014.10.21.1

1.改 極限層剪力計算方法

12.更新到2014.10.14.1

1.改 極限層剪力計算方法

增加以下兩點

12)排除無效構架:凡計算區間內無大梁或無柱時,不計算該構架

13)計算區間之底層柱若分屬多個構架時,不累加塑性彎矩,僅取其最大值

註: 在斜構架時,13)將使基面層的層剪力值較為合理

13.更新到2014.10.01.1

1.增 清空梁圖

2.增 清空柱圖

3.增 檢查桿件: 挑出異常梁跨,刪除之
異常梁跨可能影響構架配置與梁配筋圖

4.改 構架編輯,

若有異常梁跨可能影響構架配置與梁配筋圖

在刪除異常梁跨後,需執行重建構架,當然正確的ETABS模型不需要3,4


14.更新到2014.09.24.1

1.改 RC梁/以ETABS配筋量設計小梁時,

***其箍筋過密(不必依韌性設計)

2.增 串接ETABS2013

***已測試:RC矩柱,RC梁之配筋

***測試中:RC圓柱,牆位,歡迎提供測試檔案

***測試中:RCAD內力設計

***測試中:極限層剪力分析


15.更新到2014.08.20.2

1.RC柱/設計參數,增設選項,

依據規範15,5,4,6,控制柱3區的箍距上限
,不勾時,可從樓層參數,得較大箍距


16.更新到2014.06.06.1

1.RC梁/新增配筋圖 若依樓層排版,圖面可能凌亂

*.1 新案已經自動改正了 *.2 若是舊檔,依右圖操作,可重新出圖

17.更新到2014.05.09.1

1.RC梁配筋圖之摘要字串無法多列顯示
18.更新到2014.05.08.1

1.RC柱/繪圖參數/5.其他選項/每格畫水平內格線

1.梁更改配筋-2:r6 搜尋上下層梁主筋,快速定位,並修改之

2.梁:可以直接改梁配筋圖跨名 ...

3.梁:更改配筋-3腰筋: 左鍵點選,立即改變

4.牆:讀入牆位 ...

5.讀檔:可讀入超高樓 若樓高>300公尺時,需手動調整觀視參數

6.柱:繪圖參數 置中方式之首項改為靠左靠下.於新增柱配筋圖用之

1.梁配筋圖-右端主筋引線改為對稱左端

2.更改配筋-3腰筋 可連續性的修改梁跨腰筋量

3.ETABS6梁柱剪力筋 多配筋檔時,組合跨之剪力筋沒有比出最大值

4.快速鍵 F2=undo, F4=顯示細項,F8=套用, F9=確認,接受

5.RC梁/繪圖參數 -3.2樓群名:低樓層在前,y y=3~8 G1(40x60) n=8~3 G1(40x60)

6.RC梁/繪圖參數 -3.2樓群名可以設中間字串,例 3~8 G1(40x60) 或 3-8 G1(40x60)

7.RC梁/手動排版-分割

8.RC梁/全棟計算-保持跨間高差

9.bug,輸出梁圖若勾選By Block NG

10.bug,梁端箍筋間距需d/4的條件在某些情況下不會符合 1.樓層參數梁箍筋號數設#3,程式計算後若需加號數為#4或變雙箍時,H=60cm的梁(d約=54cm),d/4應取12cm,可能出現#4@15cm,不符規範

2.若設梁箍筋為#4,則程式配置為#4@12cm,符合規定

3.原因:程式檢核箍筋間距時,當箍筋需增大號數或加箍時,未再檢核

11.增,梁淨跨短於6倍梁深時中央帶箍筋同端部

梁緊密箍筋考慮2倍梁深是規範要求故不

能忽略,但如果梁淨跨小於6倍梁深時就

會使中央帶短於二側,圖面反而很怪

故多此選項

12.增,開啟舊檔:保留最近開過的檔案記錄

13.增,RC柱/繪圖參數 矩柱寬高原則

1依分析方向,def

2依最接近水平向

14.增,RC梁/設計參數-全棟/4箍筋

...額外增量,0.05

建議數據=[.0,.1] 算例:梁深65cm,取固定d'值=5.4,檢討1/4d

若用0.0:檢討1/4d =(65-5.4)/4=14.9+0=14

若用0.1:檢討1/4d =(65-5.4)/4=14.9+0.1=15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